(资料图片)
根据风芒能源(微信公众号)、北极星风力发电网等,近日,广东省发布《广东省2023 年海上风电项目竞争配置工作方案》(简称《方案》)。依据《方案》除15 个省管海域项目外,方案首次明确国管海域项目配置范围,先安排15 个预选项目、装机容量1600 万千瓦,再从中遴选800 万千瓦的项目作为开展前期工作的示范项目。通过明确国管海域项目配置范围,推动海上风电向深远海方向迈进,同时国管海域示范项目释放海风装机增量,我们预计将进一步拉动海上风电产业链需求放量。建议关注海上风电零部件环节:海缆、桩基和铸锻件等环节。海缆方面,我们推荐东方电缆,建议关注中天科技和亨通光电等;桩基方面,我们推荐泰胜风能、海力风电,建议关注大金重工等;铸锻件方面,我们推荐金雷股份、日月股份。
广东海风竞配方案出台,首次明确国管项目配置范围。根据风芒能源(微信公众号)、北极星风力发电网等,近日,广东省发布《广东省2023 年海上风电项目竞争配置工作方案》(简称《方案》)。依据《方案》,除15 个省管海域项目外(湛江市2 个、70 万千瓦,阳江市6 个、300 万千瓦,江门市2 个、80 万千瓦,珠海市2 个、100 万千瓦,汕尾市3 个、150 万千瓦),方案首次明确国管海域项目配置范围,先安排15 个预选项目、装机容量1600 万千瓦:汕头市5 个、500 万千瓦,汕尾市4 个、400 万千瓦,揭阳市3 个、400 万千瓦,潮州市3 个、300 万千瓦;再从中遴选800 万千瓦的项目作为开展前期工作的示范项目。此外,文件指出,上网电价不作为本轮竞配因素,参与配置的海上风电项目上网电价执行广东省燃煤发电基准价。
政策持续支持海上风电行业发展,海风深远海趋势明确。2022 年4 月13 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发布《广东省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指出“十四五”时期新增海上风电装机容量约1700 万千瓦。2022 年底,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发布关于广东省海上风电规划调整的复函,指出广东省稳妥推进位于国管海域的深远海海上风电项目示范化开发,开展深远海大容量风电机组、远距离柔性直流送电等新技术新模式论证。在此背景下,2023 年5 月24 日,广东省发改委发布《广东省能源局关于印发广东省推进能源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2023-2025年),指出规模化开发海上风电,有序推进国管海域场址项目试点示范,组织做好新项目业主竞争性配置和国管海域项目示范开发等工作。此次竞配方案文件首次明确国管项目配置范围与办法,我们预计将形成示范效应,积极推动海上风电向国管海域拓展以及深远海风电发展趋势。
国管海域释放海风增量,拉动产业链需求释放。随着国管海域示范项目开启,在海上风电项目离岸距离越来越远,单体规模逐渐增大,风电机组的容量增加的趋势下,输电线路的电压等级有所升高,漂浮式基础等多项新技术在深远海海上风电的开发上获得应用和推广,打开海上风电发展的空间,带动海风产业链快速发展:1)海缆:准入门槛高,验证周期长,盈利能力强,是海上风电最优环节,我们预计到2025 年,海缆市场规模有望达到422 亿元,对应2023-2025 年的年均复合增速为53.1%。2)塔筒+桩基:随着海风基地不断向深远海迈进,海上风电塔筒和基础需求呈递增趋势,2023 年供需格局或出现明显收缩。3)铸锻件:考虑到环保等因素对扩产的限制,叠加大兆瓦产品制造难度加大,在中远海和大型化趋势下,大兆瓦铸件供给或将趋紧。因此,预计海缆、桩基和铸锻件等海上风电优质环节,将充分受益于中远海海风增量需求释放。
风险因素:产业政策执行进展不及预期或出现不利调整;海上风电新增装机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技术进步速度和成本下降不及预期等。
投资策略:政策明确海上风电的深远海发展趋势,释放国管海域增量空间,有望进一步海上风电需求,拉动产业链零部件环节放量。重点推荐海缆、桩基和铸锻件环节:海缆方面,我们推荐东方电缆,建议关注中天科技和亨通光电等;桩基方面,我们推荐泰胜风能、海力风电,建议关注大金重工等等;铸锻件方面,我们推荐金雷股份、日月股份。
标签:
滚动